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聚焦三师课堂,赋能未来教育——2025年湖大附小教师校本主题培训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8-29

2025年8月27日,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举办了一场聚焦“三师课堂”的教师校本主题活动培训,特邀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特级、正高级教师唐静老师主讲。本次讲座以“三师课堂:智能时代课堂改革新范式”为主题,通过数字人互动、案例分析与政策解读,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课堂教学。

01政策引领与实践探索并行

唐静老师提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从2017年至2025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连续发布多项政策文件,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2024年12月,教育部更明确要求在2030年前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硚口区唐静名师工作室积极响应政策,率先开展“三师课堂”实践研究,并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获得专家高度评价。工作室联合多所实验校,开发了《新生活语文AI应用手册》,涵盖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六大教学场景,助力教师提升AI素养。

02 “三师课堂”:教师、学生和AI

唐静老师指出,“三师课堂”并非指三位教师,而是指教师、学生(小先生)和AI智能师三者协同的教学新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依然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教学设计、价值引领与智慧启迪;学生作为“小先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AI智能师则作为协作伙伴,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多模态资源生成与智能评价反馈。

03AI赋能教育,破解传统教学难题

唐静老师强调,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在大班制教学中难以真正落地。而AI技术的引入,使得个性化学习、智能教学、多元评价成为可能,通过智能诊断工具,AI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精准画像,为其匹配适合的学习路径;在作文教学中,AI可生成图画、音乐、视频等多模态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智能评改系统能快速生成习作分析报告,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薄弱点。

04课例展示:AI如何激活课堂

在《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教学中,唐静老师详细展示了AI工具如何贯穿教学全流程。课前,教师通过智能测评系统对学生的探险知识储备与风险应对能力进行诊断,生成个性化学习画像;课中,学生借助AI智能体与虚拟向导互动,获取实时知识支持,解决写作中的认知盲区;课后,AI进一步辅助学生完成多模态作品创作,包括插图生成、主题曲谱曲、微视频制作等,实现从“写作文”到“创作品”的跨越。

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AI工具极大拓展了教学边界,使教师能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教学设计与学生互动。

唐静老师总结指出,AI教育的核心并非取代教师,而是通过人机协同提升教育效率与质量。“三师课堂”模式体现了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AI为支撑的新型教学共同体。

在今天的讲座中,唐静老师不仅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三师课堂”这一新范式的宏伟蓝图,更用她深邃的思考和实践的智慧,为我们剖析了在智能时代如何实现“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的协同共育,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湖大附小的老师们也都会将今日之所学、所感、所悟,积极运用到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勇敢地尝试与探索,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