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走进小学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2025年6月20日,湖北大学附属小学邀请了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曾诚教授展开了一场聚焦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的主题校本培训,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前沿、启发深刻的讲座。

曾诚教授以国家级一流专业认证的通信工程为切入点,生动勾勒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感知等前沿学科的蓬勃发展图景。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早已成为AI技术的“集大成者”——从备课时的实时翻译工具、学生作业中的智能批改助手,到通勤路上的AI导航规划、在线教研资源的精准推荐,人工智能已像水电般融入教育生活的毛细血管。这场分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教育智能化的浪潮并非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培训深度剖析了AI技术爆发的三大核心引擎:
数据石油:数据被誉为新时代的“石油”,其价值无处不在。从电商巨头(京东、天猫)的竞争,到社交、购物等各类平台,数据的应用是智能决策的核心驱动力。
算法革命: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也在飞速发展:从早期概念,到深度学习的突破,再到2017年革命性的Transformer模型,算法的创新是AI实现飞跃的关键推手。
算力突破:强大的算力是AI运行的保障。CPU和GPU的持续进化功不可没。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华为昇腾910B芯片的性能表现,已超越业界标杆英伟达H100,展现了国产硬件的强劲实力!

针对使用时的痛点问题,曾诚教授也为教师们提出了解决方案——“Prompt提示词”。一个好的提示词需要由四部分组成:
1.立角色:引导AI进入具体场景,为AI赋予角色身份。
2.述问题:告诉AI你的困惑,描述你的问题以及背景信息。
3.定目标:告诉AI你的需求,你希望它为你做到什么。
4.补要求:告诉AI,它的回答需要注意什么,或者你想让它以什么形式来回复你。
曾教授举了生活、工作中运用AI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灵活运用提示词可以帮助教师快速设计课程大纲、生成教案或者对应动画。这些工具将直接赋能教学设计、个性化辅导和教研创新。

面对AI带来的数据安全与伦理挑战,曾诚教授指出:教师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智慧”不可替代。人工智能不是取代教师,而是将我们从机械劳动中解放,更专注创造性教学与情感培育。这场培训不仅是知识更新,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刷新——掌握AI工具的教育者,将成为定义未来课堂的领航者。
本次培训是一次宝贵的“充电”之旅。它不仅让我们洞悉了AI的前沿动态,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们将AI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的热情与思路。人工智能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而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助力学生成长的有力工具。
湖大附小的教师们将持续关注教育科技前沿,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探索,共同开启智能教育的新篇章!
文字: 林颖
图片:李圣君
初审:韩瑞珍
终审:谢汉芝